方法一:检查网络连接
1. 首先检查自己的网络连接,确保能够正常访问其他网站。
2. 如果网络连接正常,尝试使用其他浏览器或设备访问GitHub,以确定是否是特定的设备或浏览器造成的问题。
方法二:清除浏览器缓存
1. 如果只在特定的浏览器上无法访问GitHub,尝试清除浏览器缓存。
在Chrome浏览器中,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,选择“更多工具”>“清除浏览数据”。
在Firefox浏览器中,点击右上角的三个横线,选择“选项”>“隐私与安全”,然后点击“清除您的整个历史记录”。
方法三:检查Hosts文件
1.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,Hosts文件可用于映射域名和IP地址,可能被修改导致无法正常访问。
2. 使用记事本打开Hosts文件,路径为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\hosts。
3. 确保没有对GitHub的访问进行了屏蔽或重定向,如果有,可以尝试删除或注释掉相关行。
方法四:修改DNS设置
1. DNS(Domain Name System)主要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。修改DNS设置可以尝试解决Github打不开的问题。
2. 打开网络设置,选择“以太网”或“Wi-Fi”,点击“更改适配器选项”,找到当前连接的适配器。
3. 右键点击适配器,选择“属性”,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“Internet 协议版本 4(TCP/IPv4)”。
4. 点击“属性”按钮,在新弹出的窗口中选择“使用以下 DNS 服务器地址”,将首选DNS服务器修改为8.8.8.8,备用DNS服务器修改为8.8.4.4。
5. 点击确定后,重新打开浏览器并尝试访问GitHub。
方法五:使用代理服务器
1.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,可以尝试使用代理服务器来访问GitHub。
2. 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可用的代理服务器,并按照代理服务器提供的方法进行配置。
3. 配置完成后,尝试使用代理服务器访问GitHub,如果成功,则说明是网络访问问题。
方法六:联系Github支持
1. 如果经过尝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,可以联系Github技术支持,向他们报告问题并寻求帮助。
2. 可以通过提交支持请求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Github支持团队联系。
综上所述,以上是一些解决Github打不开的方法和操作流程,希望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。如果问题仍然存在,建议联系Github技术支持以获取更进一步的帮助。
【解决github打不开的问题(亲测有效)】
github打不开,尝试ping下github,打不开时ping不通,反之,ping通之后就能打开。
windows+R,键入cmd回车,打开cmd窗口,输入
ping github.com
回车,发现请求超时。
在本地hosts文件中加入IP地址。
hosts文件位于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\hosts,打开hosts文件,在末尾添加如下IP:
140.82.112.4 github.com 140.82.114.4 www.github.com 199.232.5.194 github.global.ssl.fastly.net 54.231.114.219 github-cloud.s3.amazonaws.com
添加后如图:
保存后返回cmd窗口,重新ping,成功。
输入以下命令刷新dns缓存
。
ipconfig /flushdns
此时再进入github就能打开。
针对部分机型hosts无法编辑的情况,可用此处的hosts代替原来的hosts文件。
下载:hosts
原文链接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707645546
【解决GitHub不能访问的几个办法】
一、问题现象
GitHub页面时而能访问,时而不能。不是慢,而是不能访问。当然,下载它的比如仓库Release下的压缩包比较慢则是另一回事。蛋疼的影响不限于打不开页面,更多的在于不能git pull和git push等操作。范围方面,凡国内不管是家宽、移动网络还是云上的,都受到一致的影响。
二、问题原因
1、DNS解析污染
网上有个这个说法,大致原理就是“某某”通过拦截你发起的GitHub域名解析请求并伪装返回非正确的IP地址。但我有些怀疑,打不开GitHub也没见什么其他页面显示出来,怀疑这个“某某”的目的是什么?莫非就是让你长期不能稳定访问?
2、网络限制
按理说类似有的站点被限制一样,应该是一直打不开。所以这个说法不成立。
三、解决办法
1、科学上网(备用)
但是呢也有些问题,比如包下载依然较慢,这个不同供应商和实现方式的效果不一样,比如企业申报类的企业业务用途、外企VPN隧道等正常,个人用途的那就不一定了。
如果是对我提供服务的服务器,这个方式可能就不太合适了。
2、使用代理(首选)
从实际观测来看,应该使用了反向代理,采用一个这样的IP(域名),既能让国内正常访问,同时也能正常访问GitHub,然后在这个IP的主机上搭建一个反向代理,接收国内的访问,代理请求GitHub并返回结果给访问者。
这种办法只需要更改github.com为代理的域名即可,使用方式与GitHub除了域名不同其他都一样,速度挺快,可登陆,可提交。类似站点众多但服务连续性和稳定性普遍不强(安全性待验证),不过成本较低、简单便捷。比如https://kgithub.com(这个地址后期可能失效),也有人专门列举和更新有效的代理清单。
具体替换github.com这个地址的方式有两个,一是直接git remote来修改具体仓库的地址,二是全局修改git,如下:
git config --global url."代理地址如https://kgithub.com/".insteadOf "https://github.com/" # 全局修改
git config --global --list # 查看配置
git config --global --unset url.https://github.com/.insteadof # 取消修改
3、修改hosts(备用)
当前网上最多的使用方法,即通过类似站长工具的手段查询获取GitHub域名的IP,然后增加本地hosts解析记录。但不论Windows还是Linux,都有几个不足的地方。
#Windows: 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\hosts;Linux: /etc/hosts
ip1 github.com
#ip2 github.com
ip3 xx.github.com
1)根据GitHub官网说明,它的IP会不定期修改,且不告知当前具体IP是什么,只是给出IP CIDR网段。当然Web方面尾部的几个IP都是32位子网掩码,可以确定具体IP,但不知道当前使用的是哪个,不过目前观测来看,正在使用的IP基本上长期不变化。
……
“web”: [
“192.30.252.0/22”,
“185.199.108.0/22”,
“140.82.112.0/20”,
“143.55.64.0/20”,
“2a0a:a440::/29”,
“2606:50c0::/32”,
“20.201.28.151/32”,
“20.205.243.166/32”,
“20.87.225.212/32”,
“20.248.137.48/32”,
“20.207.73.82/32”,
“20.27.177.113/32”,
“20.200.245.247/32”,
“20.233.54.53/32”
],
“api”: [
“192.30.252.0/22”,
“185.199.108.0/22”,
“140.82.112.0/20”,
“143.55.64.0/20”,
“2a0a:a440::/29”,
“2606:50c0::/32”,
“20.201.28.148/32”,
“20.205.243.168/32”,
“20.87.225.211/32”,
“20.248.137.49/32”,
“20.207.73.85/32”,
“20.27.177.116/32”,
“20.200.245.245/32”,
“20.233.54.49/32”
],
……
2)指定的具体IP,同样频繁时不时不能访问,导致你又得去找新IP,不停的修改hosts在几个IP中来回切换。该方法不具有便捷性和持续性。而之前指定的IP并非不再使用,从这里看出,不仅仅是域名解析问题那么简单。
3)寻找IP的方式太单一和缺乏足够准确性。一种做法是通过ping来获取,如果说是DNS解析污染,那这个方式最好不用,同时GitHub的IP从实测上看不会响应ping的ICMP包。二种做法是使用前面提及的IP查询工具,但返回的IP太少。这里补充个方式 - 直接查询GitHub域名的A记录。通过类似这个网站来查询,可以一次性查看GitHub在不同区域和不同DNS服务商的解析配置记录,这里列举几个得到的IP。
192.30.255.113 # Cloudflare、Authoritative
192.30.255.112 # Google、OpenDNS
20.87.225.212 # Microsoft
20.248.137.48 # Microsoft
20.207.73.82 # Microsoft
140.82.121.4 # Microsoft
20.201.28.151 # Microsoft
140.82.121.3 # GitHub
140.82.114.4 # GitHub
140.82.112.4 # GitHub
从这里你可能也发现了,域名解析配置的实际IP和前面GitHub官网meta API给出的不太一致,用哪个?用实际的DNS记录。
4、使用镜像(我不用)
把GitHub的实际内容同步、复制一份,并开放访问。这种方式成本较大、时效性稍弱,但也提供一些增值服务。如gitclone.com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evandeng2009/article/details/131390484